叹了口气,杜中宵摇了摇头。必须打败契丹,并不是因为要争雄。那有什么好争的?而是因为契丹对宋朝的威胁太大,契丹不灭,宋朝难安。如果两国真是兄弟之邦,相互礼让尊敬,又何必打呢?但是一方天下,两雄并立,本就不是一个可以相安无事的局势。</p>
这一次北进,攻下中间,把契丹最核心的斡鲁朵消灭,契丹就真地灭亡了。剩下的上京道和东京道地区,都是部族林立的地方,不会把供着契丹残部。按照历史上的事实,东边的女真族很强大,西边的鞑靼也很强大。他们靠着吃契丹的尸体,都迅速膨胀起来。一个灭掉了北宋,一个灭掉了南宋。只是这个世界,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子呢?</p>
想到这里,杜中宵不由笑了笑。确实,面对这样的宋朝,他们的态度很有意思。前世的记忆,杜中宵心底里,觉得应该把他们灭掉。只是现在已经累了,不想再打下去,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</p>
第二天一早,王凯和贾逵到了幽州,前来拜见杜中宵。</p>
进了客厅,分宾主落座,杜中宵直接道:“你们两人的兵马,要什么时候到幽州?”</p>
王凯道:“预计五天之后,全部兵马可以到达。不过,现在来幽州的火车很多,有些拥挤。”</p>
杜中宵道:“那是自然。除了你们,还有征集来的运粮民夫,还有大量粮草运来,铁路线不挤才奇怪了。你们十万大军,要翻过燕山,不是容易事。”</p>
王凯道:“太尉,其实也不难。我们进攻大同的时候,同样翻山,也没有多么艰难。”</p>
杜中宵听了,连连摇头:“哪里一样。大同周围虽然比不得了内地,也算得上是繁华之地。此去的大定府不同,那里真是山区,人口稀少。人口多和人口少能一样吗?人口多的地方,人也好找,粮食也好找,只要仗打胜了,能够难到哪里去?大定府不同,那里虽然也有农户,却很少。十几万大军到了,如果后方粮草供应不上,可就麻烦了。”</p>
贾逵道:“太尉说的是。河曲路过了阴山,幽州过了燕山,完全就是另一个样子。”</p>
杜中宵道:“是啊,完全是另一个样子。这一仗,其实军队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粮草。首先要保证粮草,前方的军队才能打仗。李复圭这些日子在大名府,统一从各地调粮草过来。你们军队到了是一方面,李复圭准备好了,全军才能开拔。”</p>
王凯道:“我们过大名府的时候,与李太尉见过一面。他说三天之后,便就可以到幽州。”</p>
杜中宵点头:“他已经禀报过我了,三天之后粮草充足,运粮的民夫也好,军队就可以出发了。现在刘几已经翻过了神山,到了泽州,正在向榆州去。据他说,一路上契丹守将纷纷献城,未放一枪就下数州。我们做得好了,攻下大定府,可能不必再用武力,许多地方就会投降。”</p>
贾逵道:“契丹的主力去年被消灭在幽州,国中无兵,无何抵挡朝廷大军。”</p>
杜中宵道:“游牧民族人人皆兵,不是说说的。如果应对不当,还是要出乱子。此次北进,一定要注意恩威并重,不可全用武力。契丹打了好几年仗,底层百姓的日子过得苦,我们做得好了,可以争取到民心。民心是根本,只要得了民心,就一切好办。”</p>
王凯皱了皱眉:“幽州多是汉人,朝廷来了,自然人心向朝廷。再向北去,多是胡人,如何争取胡人民心?蛮夷畏威而不怀德,还是要大军压境,他们自然不敢闹事。”</p>
杜中宵道:“蛮人畏威而不怀德,确实是事实。但若说不必争取民心,那就大错特错。不是说他们心向朝廷,就不会造反了,而是不会时时造反。能不能统治好,当然是朝廷的事。但能让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,哪怕胡人,也不会没事就造反。”</p>
贾逵和王凯叉手:“我们听太尉吩咐就是。”</p>
杜中宵点了点头道:“你们知道就好。此次北进,一定要约束军队,不得残害百姓。我们总不能比契丹人差。占了地方,要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,他们才会乐于归顺朝廷的。好了,你们歇息一下,中午设宴为你们接风。下午我们一起,加上赵滋和李璋,还要富相公,一起商量一下接下来的战事。”</p>
王凯和贾逵唱诺,一起告辞。</p>
两人离开,杜中宵唤了李璋过来。道:“这些日子,契丹那边动静如何?”</p>
李璋叉手道:“回太尉,煞是奇怪。北安州和泽州已经献城,契丹肯定得到消息了,却一点反应没有。周边几州约定献城,他们没有动静也就罢了,大定府也是安定如常,着实让人觉得奇怪。”</p>
杜中宵道:“是啊,我本来以为,刘几进军之后,契丹应该派人迎击的。如果他们派了兵来,沿路的几州想献城就不容易。没有想到,他们没有派兵。”</p>
李璋道:“据在大定府的眼线透露,契丹高层根本没有人理会此事,有些不寻常。”</p>
杜中宵思索一会,道:“如此反常,可能有两个原因。一是耶律洪基被俘,一直到现在,契丹也没有定下新主。可能契丹王公依然争来争去,谁都不肯让步,不顾及这些了。还有一个可能,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守大定府。只要朝廷进军,这些契丹人就逃了。”</p>
第141章 北进</p>
下午,杜中宵官厅,赵滋、李璋、富弼和王凯、贾逵两边落座,议论接下来的战事。</p>
杜中宵道:“三日之后,就有足够的粮草运到幽州。五日之后大军到来,我们便就出发。由李复圭坐镇檀州,组织粮草运发。富相公坐镇幽州,确保足够的粮草到檀州。我到榆州去,指挥前线兵马,与契丹最后决战。此一战,对付的是契丹最后的残兵,一旦胜了,契丹也就灭了。”</p>
几人一起拱手称是。</p>
杜中宵道:“赵滋,你介绍一下前线战事,我们要如何应对,让大家都心中有数。”</p>
赵滋称诺,站起身来,走到巨幅地图前,道:“大定府是契丹中京,去年耶律洪基南下前,就驻陛在那里。中京道多山,不过越向北,山就越低矮,大定府周围实际上是低山草原为主。中京道也是个农牧兼有的地方,种地的人中,除了汉人和渤海人,还有一些奚人。”</p>
富弼道:“年前奚大王奚马六率先投降本朝,听说因为此事,契丹部族与奚人不睦。”</p>
赵滋点了点头:“不错。听说契丹有人提出来,要吞并奚族各部。不过,这种话也只是说说发泄罢了。奚不是小族,契丹人能吞并早就吞并了,何必等到现在。”</p>
杜中宵道:“虽然有奚人种地,奚族各部还是游牧为主。北进之后,把奚人与渤海人同等看待也就好了,不必格外留意。只有契丹的各部族,是要重点打击的。”</p>
赵滋叉手称诺。道:“前些日子马镝说是大定府以南各州,都要献城。依计划,今天刘几一军应该到榆州了。此次进攻大定府之战,就是以榆州为帅司所在,杜太尉率王凯和贾逵两军前去。预计以五万人向东进攻兴中府一带,以十万人对大定府之敌。”</p>
富弼皱了皱眉头:“契丹大国,十万人进攻大定府,是不是少了些?”</p>
赵滋道:“回相公,去年在幽州被全歼四十万契丹大军,契丹已经不剩下从少军队了。大定府的契丹军队,估计只能组织起三万余人,再多就没有了。十万大军对付他们,已经足够。”</p>
富弼点了点头,心中还是有些嘀咕。其实契丹虽然是大国,人口的数量其实不多。杜中宵估计,全部的契丹人加起来,也只有七八百万人。去除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地区,四五百万人口最多。被灭掉了四十万大军,相当于十人中就有一人折在了幽州,哪里还能够组织起多少军队?</p>
不是有人就能组成军队,从身体条件、年龄、脑子正常等等条件筛选下来,十人抽一人,就是不小的比例。五人抽人一人,就是非常强大的动员力量了。便如两宋时期,金军南下十年,南宋朝廷掌握的军队,也不过二十多万人而已。</p>
历史上宋朝的禁军,说是数十万,甚至过百万人,真打起来,有战斗力的数量其实非常少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有五十万真正有战斗力的常备军,就绝对是世界上的强权。有十万大军,就可以横扫万里草原。杜中宵带十五万人北上,是谨慎起见,面对着契丹集中起来的草原力量。其实有五万军队,现在就可以去平定草原了。草原上的军队,其实没有那么多。</p>
宋朝如果能一直保证这十五万人的后勤粮草,杜中宵有信心,带着他们把整个草原扫一遍。草原真正阻挡中原王朝的,不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有多么强,而是遥远的距离,艰难的补给。</p>
赵滋接着道:“大定府最强的力量,是留在那里的契丹斡鲁朵各宫。除了去年在幽州被消灭的宫室军之外,他们还有数十万人。穷尽全力的话,还可以再拉出来两三万人的军队。不过,一直到现在,契丹都没有派军队迎击进入的刘几一军。太尉估计,这些斡鲁朵,要么是正在忙着选立新王,要么就是没准备守大定府。一个可能,我们大军到达榆州,他们转身也就跑了。”</p>
杜中宵对李璋道:“数十万人的斡鲁朵,不是军队,想跑没那么容易。不做准备,一时之间哪里走得了?你多派人手,查看大定府情况。如果各部斡鲁朵开始集结,可能就想跑了。”</p>
李璋叉手称是。杜中宵管理下的情报机构,就只是收集情报而已,不做出格的事。这个年代,只收集普通情报,政权都不重视,运行得很好。</p>
赵滋道:“大定府向北,就是契丹上京和临潢府。那里比大定府重要的多,而且可以调集上京道的力量防守。据我们估计,契丹的斡鲁朵,很可能会逃到那里,做最后抵抗。”</p>
杜中宵道:“上京在永安山旁,面对大草原,是契丹腹心。契丹如果正常的话,应该是把最后的力量撤到那里,与我们绝一死战。到那里太远,粮草运输不易,与大定府不同。所谓强弩之末,势不能穿鲁缟也。能不能组织军队到达那里,是我们能不能一战消灭契丹的关键。我们出兵后,富相公做好准备,后续运粮的人可能会增加,才能一战定胜负。”</p>
富弼听了不由皱起眉头:“幽州现在这个样子,怎么能征集人手?若征集民夫运粮,就真地把人向死路上逼了。这几个月,朝廷占领幽州之后,多施仁政,百姓感恩,不可废于一旦。”</p>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QQ窝中文网【qqwzw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风雨大宋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